000
基本功紮實 出路還會少嗎?
解釋「人的行為」的學科
「國企所的經濟組與其他經濟系所有何不同?」幾乎每年都有學生跑來問黃志典老師這個問題。老師表示,一個MBA需要很大的知識量,幫助自己在決策時順利達成目標,因此,需要學習很多的學科,而「經濟」恰好是其中一個學科。
那麼,「經濟」為什麼會成為一個MBA所必須具備的學養之一呢?老師表示:「經濟就是要解釋人的行為,管理學院每個系所都需要用到,只是或多或少而已。」經濟學以「誘因」的角度出發,去探討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動機;同時,也探討人們在多重限制下如何進行「選擇」。而這些觀察與分析,正是我們每個人、每天都會重覆遭遇的情境。
正翻看經濟學名著《中國的前途》的老師舉例,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,一般被視為二種對立的經濟型態,其實不論身處何種經濟型態,都是在既定框架下進行競爭行為,只是限制不同而已。資本主義下的人們或許以「金錢」來進行競爭;共產主義雖然提倡財產公有,並不表示競爭型態就此消聲匿跡,反而是以「權力」作為爭逐的焦點。人們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就會在不同的遊戲規則下,不斷的進行「選擇」。
跨越進入障礙!
回到最開始的問題:「國企所的經濟組與其他經濟系所有何不同?」老師表示,分組或許是種行政上的方便、招生上的名額分配等等,但不是對學生知識汲取的限制!如同前面提過,之所以在國企所的課程中設置經濟相關的課程,是因為我們認為,經濟思維是一個MBA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。此外,由於「國際企業」這個元素,所上開設了如「產業經濟」、「國際經濟」等課程,培養學生們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我們所面對的市場、釐清影響這個市場的各個因素,才能做出更為精確的決策。
話鋒一轉,老師認為經濟學其實是思考邏輯的訓練,同學們在研究所時修習這樣的學科、增進自己的思辨能力就像練基本功一樣,馬步蹲得扎實,往後才能修練更高深的招式邁進,成為武林高手。
很多人擔心自己大學部不是經濟或商管相關系所畢業,碩班讀經濟相關課程會不會有「進入障礙」呢?老師說道:「任何學科都有進入障礙,這是認知的問題」以行銷為例,很多人以為行銷看書就能通曉,其實累積的實力深淺反映在決策的品質與成果,只是這樣的「答案」很難以純粹的「對」、「錯」二分法劃分而已。經濟學由於是非常嚴謹的邏輯思考過程,推論結果一出來是對、是錯十分明確,沒有任何的模糊地帶,因此容易使初學者產生挫折感,誤以為進入障礙較高。
老師再次強調,任何學科都是有進入障礙的,經濟學或許有些人為的假定需要先了解,但就像其他學科一樣,只要同學們願意投入心力,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障礙!
重點是「基本功」!
說起眼下的教育及就業市場,老師苦笑:「分數膨脹是比通貨膨脹還要可怕的東西。」回憶起大學時代辛苦大半學期若能得到一個六開頭的分數,就可算是班上的佼佼者,到現在八十幾分也根本是平均水準,老師感嘆現在高等教育的學業分數過於膨脹,導致文憑在就業市場的可信度日益低落。
很多人會問起:「修了經濟課程對未來就業有什麼幫助?」老師認為,為了某個目標去學技術性的東西,並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。「我以前看過一本英文的論語,譯者把『君子不器』這句話翻得很好:『A gentleman / gentlewoman is not an instrument.』。」老師笑說,很多老闆以及同仁們都發現,現在的年輕人常常出現邏輯矛盾、語法不通的問題。簡報時可能做了一堆五光十色的投影片,但仔細一看內容之貧乏、論述之荒謬卻讓人想昏倒。
在這個學歷不斷堆疊卻又備受質疑的時代,老師認為,最重要的還是「基本功」要練好:第一,在面對一個突發狀況時可以明確的界定問題;第二,知道去哪裡找出所需要的資料,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;第三,如何說服別人相信這個推理過程是嚴謹的、推論結果是可信的。
在此老師特別叮嚀閱讀習慣的重要性,藉由觀看作者反覆辯證的過程,我們閱讀者也逐漸增強對資訊的整理能力,抓出作者意欲表達的重點,並建構作者在論述這個議題時所採用的思考邏輯。往後在生活中與人溝通時,就能更快速的抓住對方的傳遞的訊息,以及表達自己的意念。
最後,老師表示,希望所上的學生們能夠在畢業前具備下列三點特質:心地正直、基本的思考邏輯、清楚的表達能力,如果能夠培養出這三項能力,相信不論走到那裡、那一個產業,都能夠有所成就。
(文:楊孫宛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