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00

來學「總經理學」!

吳學良.bmp 

一門「總經理學」
     何謂「策略」?這二個字使用得如此頻繁,就像江湖中至高武功招式,聞其名者眾,得其法者寡。今天特別請來策略組的吳學良老師,帶領大家一窺「策略」的奧秘。
     吳學良老師表示,「策略」最早起源於1912年哈佛大學開設的一門「系統思考」。到了1940年代,經過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(AACSB)認證:受過策略訓練的管理學院學生們,職場上的表現明顯較其他同事優異。奠定了「策略」於商學教育中的地位。隨著時間推進,策略的發展日益成熟,至今成為全世界各大商學院必備的課程之一。
    「『策略』通常是商學院的關門課程。」老師接著表示,相對於組織理論等所謂的「入門」課程,被排在學習階段最後的「策略」是門整合的課程,又別稱為「總經理學」,也就是說,這是一門跨功能、跨領域,培養宏觀視野與思辨模式的課程。


追著老闆跑
    「有人可能會問,畢業以後不會馬上當到總經理,為什麼要學『總經理學』?」老師說出了採訪小組心中的疑問,並加以解釋,雖然剛出社會的人很難坐上總經理的位子,但是,「策略」有助於我們了解老闆們的想法,以更宏觀的視野,而非侷限於自己所在的職位上坐井觀天。
     老師舉例,曾經有已畢業的學長向他抱怨:公司老闆交代事情總是今天一件、明天再一件,零零碎碎的給一大堆工作,甚至丟出來的事情太多了,老闆有時也記不清楚。但是,老闆可以忘記,受雇於人的學長卻得緊記在心,以防老闆哪天突然又「回復記憶」。為了完成交辦事項,學長幾乎是每天被時間追著跑的疲於奔命。
    「你要去追著你的老闆跑,不要讓你的老闆追著你跑」老師說道,又進一步解釋:「你要去想:你的老闆最在意哪件事?」以老闆的立場,思考這些瑣碎事務的核心是什麼?找出老闆真正思索的那件事,主動去提案,請老闆授權你去完成它,職場生活才不會陷在永遠做不完的雜事裡,摸不清頭緒的被老闆追著跑。
     而如何以整體為考量,找到那件對組織有利的重要事務,正是「策略」課程希望帶給學生們的能力!

 

沒有人需要上台
     老師指出,策略有三個部分:第一部分是「系統性思考」,由此衍生出宏觀視野,也就是以組織整體為考量;第二部分是「規劃預測」,通常被各公司視為內部機密,鎖起來不讓人知道的;但有最後一部分,Michael Porter認為是必須大張旗鼓的讓所有人,包括組織內部人員、競爭對手,愈多人知道愈好───「定位」。
     老師表示,台大國企所應是國內策略師資最完整的研究所。很多研究所是請行銷專業的老師來開授策略的課程,授課內容偏重分析內外部環境的「定位」,忽略了策略執行所需的團隊建立、領導統御等相關課題。除了有專業的老師,所上策略組的老師們也精心規畫了一連串的策略相關課程,例如前置的策略經濟學、產業分析,以及核心的「國際經營策略」,讓同學們一步步的去了解何謂「策略」。
     由於國際經營的元素,所上使用的教學個案多為國際企業個案。個案教學顯然是策略課程中的另一個重點,「國企所的個案討論是沒有人需要上台的!」老師說道,很多個案討論課都會有一組同學上台報告,結果就只有那一組同學讀熟了個案,其他同學草草帶過就好。但是在國企所「沒有人需要上台,所以,所有人都要很熟那個個案。」
     為什麼要盯著每一位來上課的同學都把個案看熟呢?「個案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標準答案。」老師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學習以宏觀的視野,釐清整個環境情況後自己做出判斷,而不是填鴨似的將一個個標準答案背誦進腦海中。「台灣學生比較擅長效率分析,就是有標準答案的東西。但是真實世界百分之九十九是沒有標準答案的。」選用背景較複雜的國際企業個案,就是希望以不同的情境去培養學生系統思考的能力,修完這門課後可以用宏觀的視野去思考所面對的事務。
     正因為這樣宏觀思考的能力,使主修策略的同學就業不受限制。「不論是公部門或私部門,都需要懂得這種思維模式的人」老師表示,尤其是中大型辦公室,通常會設有總經理特助等幕僚的職缺,主修策略的同學就很適合這樣的工作。

 

不耍嘴皮子的硬功夫
     策略雖然是針對未來的情勢提出看法,可不要以為只要舌燦蓮花就能輕易矇混過關喔!
     老師表示,「策略」最重要的基礎是經濟,根據學理以及實際的數據資料做出嚴謹的判斷,因此,幫助我們操縱模型的數理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。雖然數理能力是支持「策略」的重要支柱,但同學也不必過於擔心,策略仍關注身為一個「人」所存在的盲點,「組織行為」便成為構成策略的略一項重要工具。近來,社會學的詮釋方式也逐漸在策略中占有一席之地,與前述的經濟、組織行為鼎足而立,支撐起「策略」這門學問。
    「策略是『鑲嵌』在一個網路裡頭,有不同的基礎,所以不用擔心跨領域的問題。」經過對各領域的整合,達成宏觀的思維模式,這正是策略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老師鼓勵來自各領域的同學:不要為自己設限,勇敢的接觸策略。
     最後,老師強調:「學策略的人都蠻具批判性的,不輕易相信單一事件、鐵口直斷這種事。」經由嚴謹的推論過程,學習策略的人以充足的證據支持最後的結論,絕非耍耍嘴皮子而已。也因此,學習策略的人不容易被一時的、片段的表象所迷惑,不經過自己審慎的檢視絕不輕言相信,拒絕任何的人云亦云。
    「策略」要給你的,就是一顆思緒清晰的腦袋!

(文:楊孫宛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IIB2009 的頭像
    GIIB2009

    2009台大國企所招生說明會

    GII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